乘客可以死,波音不能倒!

    2025-10-18 17:51:48

    02

    近100年来,波音这个名字,是直接和航空业代名词挂钩的。

    波音发迹于二战之前,在二战中通过为美军大量生产战斗机和轰炸机迅速崛起,二战后成长为美国顶尖的航空企业。

    1950年代起,波音全面进军民用航空领域,从五十年代的707到六十年代的747,波音的飞机不仅安全可靠,更代表了美国黄金年代科技和工业的顶尖水平。

    最高峰的时候,波音几乎垄断了民用航空市场,西雅图NBA球队都因为波音而自豪地命名为“超音速”。

    后来,即使欧洲联合成立了空客公司,在很长的时间里也不是波音的对手。

    但随着空客A320及其改进型的不断问世,空客的客机在性能、油耗等方面逐渐赶上了波音,并逐渐抢占了波音的大片市场,到了2020年,空客的市占率已经超过了50%,开始反超波音。

    面对竞争,在老款产品上躺平了几十年的波音在新机型开发乏力的情况下,选择拿卖了几十年的737机型进行改进,所谓大力出奇迹,拉皮,改大,整出更大的空间,给它更大的动力,但是设计上却又有很多缺陷,尤其是机身稳定性的问题。

    为了解决研发问题,他们不从源头设计到原因,而是像糊裱匠一样,发现一个问题就打一个补丁,比如为了解决飞行稳定的问题,他们就整了个系统更新的软件,为千里之外的飞机经常打个补丁,升级一下系统,以便优化飞机的性能。

    虽然737MAX本身有很多问题,但作为美国的“免检产品”,这款飞机很快就获得了飞行许可,并卖到了全世界。

    系统不过关就罢了,波音管理层为了追逐利润,在生产环节上也大量地缩减成本,衍生出了大量的生产质量问题。

    比如裁掉质检员,雇佣各种有问题的临时工来生产大飞机,供应链能外包出去的就外包出去,唯一考虑的是精简成本和股价数据。

    结果,最近几年事故频出,从接连两起空难,到各种质量问题,甚至老美家的高官因为飞机问题不得不等待维修。

    我们知道,那几次空难之后,737MAX一度被各国下令停飞甚至禁飞,但在美利坚,政府在巨大的压力之下,很快就颁发了复飞的许可。

    甚至,为了波音的声音,老美家的官员每每出访,还要舔着老脸要大家继续买买买,买波音的飞机。

    现在的波音,空难频发,但是它依然能全球横着走,老美从上到下,无数人在死保它。

    上至大统领、国会议员,下至各州,都在为它保驾护航,他们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保证了波音每每发生事故,都能平安无事。

    就像这次大韩航空的事故,很明显,韩国方面受到了美国方面的巨大压力。

    毕竟,你虽然死了一些乘客,但是我们损失的可是波音的声誉啊。

    乘客可以死,波音不能倒。

    03

    波音背后的大金主们,弱小的美国政府是根本得罪不起的。

    我们知道,别的不说,光美国股市排名前十的公司,他们的股东大多都是由固定的美国排名前十的一些华尔街金融资本(集团)组成的。

    就像贝莱德、先锋领航、富达、道富、摩根、纽银梅隆投资、安联、高盛、安盛等等,他们控制的资产总额超过40万亿美元。

    这笔财富,足以帮美国政府把几百年还不完的国债给结清了。

    波音的股东,主要就是由这些资本寡头所控制,波音作为美国仅剩不多的高端制造业的代表,其在资本集团管理的资产中占有非常核心的地位,它可比大量的虚拟票据财富值钱多了。

    更重要的是,波音飞机本身由动辄百万级的零部件组成,其中下游供应链十分漫长,除了全球采购部分,在美国所有的州,它都有巨大的供应链企业数量,这数万家企业,雇佣了几百万美国工人,这对急需重振制造业的美国精英来说,十分重要。

    而这庞大的供应链,也主要依赖这些资本集团的投资在维持着。

    波音如果倒了,那崩溃的不止是波音自己,还有庞大的供应链、华尔街资本收益。

    所以,韩国这波空难一旦发生,韩国方面的前后表态就很是耐人寻味。

    也许吧,大哥发话了:控制影响,稳住局面,人可以死,波音得稳。

    为了保住名声,波音甚至不惜对那些“吹哨人”下手,动辄开除,人间蒸发。

    但是,也许美国政府和背后利益集团可以摁住美国人继续用波音,坐波音,你管得住所有国家不用波音吗?

    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国家,在客机采购清单上,划去了波音的名字。

    最近四五年,波音一口气亏掉了200多亿美金,而且,还在接着亏。

    美国资本如果一门心思要保住这个工业“皇冠”,那就接着砸钱,接着输血,即使它卖不出去,也要努力维持这个体面。

    确实,真要放任波音破产关闭,那对美国的打击是非常严重的。

    更何况,后面还有那么多大老板的利益在里面。

    04

    最后,这么说吧,波音的生存危机并不能因为后面大佬们的拼命输血而凭空消失,这是产品本身的问题,你得从产品本身去找。

    如果一门心思就想着掩盖、摁住、无视各种产品的问题,那波音的垮塌,是必然的事情。

    区别只在于老美准备未来花多少钱维持住它,或者说,实在倒了没人想坐波音飞机的时候,波音也就从舞台上谢幕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