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京都匠人:京都人偶,流传数百年的美好回忆
京都人偶
左上:大礼雏(株式会社大桥弌峰)
右上:五月人形「盔甲大将」(株式会社大桥弌峰)
左下:风俗人形(株式会社大桥弌峰)
右下:歌舞伎人形「连狮子」(株式会社大桥弌峰)
当我们听到“人形(人偶)”这个词时,一定会联想起像雏人形那样欣赏的人偶,或是儿童手中的玩偶。但回顾历史,可知人偶的起源是“形代(替身)”。两者日语汉字虽然都写作“人形”,表示人偶的“人形”读作“ningyo”,而表示替身的“人形”则读作“hitogata”。人们相信“形代(替身)”可以去除不洁与污秽,古时还用泥偶和埴轮等作随葬品。平安时代出现了把灾祸转移到“人形”(替身)上,并放在河流里漂走的习俗。这逐渐演变成放在身旁来避免灾祸的“天儿”和“爬儿”娃娃。“天儿”是简易的木制娃娃,外面包裹绢布再按一个棉质的脑袋;“爬儿”娃娃则做出刚开始学爬的幼儿样貌。“天儿”和“爬儿”都放在新生儿枕边有驱邪防灾之意。
平安时代,用人偶扮家家玩耍的游戏在贵族儿童中流行起来。驱邪避灾的人偶和孩子玩耍的人偶功能逐渐重叠,并与宫中举行的节日仪式融合,出现了一直流传到现代的雏祭习俗,在三月三日上巳节摆放雏人形装饰玩赏,形成了奢华优雅的宫廷文化。
到了江户时代,战乱平息世间太平,促成了人偶文化的繁荣和普及。京都的人偶师们在时代变迁中根据各种需求制作人偶,并通过分工制度提高了各自技能,制作出各种格调高雅精细牢固的人偶。雏人形、五月人形、御所人形、风俗人形和市松人形等,各种人形娃娃与日本人民生活和风俗习惯紧密相连,至今依然保持着独特的尊贵格调受到人们的喜爱。
有职京人形司:大桥义之 OSHIYUKI OHASHI
1972年出生于京都。1997年开始跟随父亲——京都人偶界泰斗第二代大桥弌峰学习。目前,作为人形司从事制作的同时,还致力于传播日本传统文化,给孩子们讲授课程,向外国人开放工作坊之旅等。2008年获评京都府青年工匠“京都名产认证工匠”, 2010年获经济产业大臣指定传统工艺“传统工艺士”认证, 2019年获京都市传统产业“未来名匠”认证。
我们“人形司”也称“穿衣师”,因为我们负责的工作是把其他技师制作好的头、手脚等都组装好,裁剪和服衣料制作和服给人形穿戴好。除了这部分作为技师的工作,还有作为制作人的责任,要设计人偶的表情、发型,各部分什么时候完成,把订单发给相关技师,整体完成后以公司的名义发表。因此,我每天在工作中都感到自己是在“司掌人偶制作”,有种实实在在的责任感。
京都人偶的好坏取决于“腕折”
调整衣装与姿势
细心裁量长度,确保十二单衣均长
男雏人形衣装的袖口
左右划动查看
雏人形中特别受欢迎的娃娃是长脸的“有职雏”,这种娃娃忠实地再现了贵族的装束、用具和发型。此外还有“立姿雏”,和延续了御所人形传统的圆脸“产子雏”。特色娃娃中有表现正在朗咏和歌的“歌仙雏”,以及白发老人老妪的贺寿“百岁雏”。除了雏人偶,还有庆祝端午节的五月人形和市松人形,舞蹈姿态的风俗人形,以及以能剧和狂言为主题的人形。有的产品一年只做一件,要是一件都不做的话技术就可能失传。所以不能只考虑是否有销路,制作传统人形不能只看眼前利益,一直做下去是我们的责任。
有职雏的规矩很多。例如女儿节雏祭是在三月,所以女雏人形穿五层衣服,颜色体现梅花是的染红绽放,这种和服的穿戴叫作“梅重”。男雏人形的服装是天皇举行仪式时所穿的黄栌染。这种宫廷古制叫做“有职故实”,有职雏的服装和道具都是根据宫廷古制做的,全套十五个人偶齐全的“十五人揃”都是对他们表现的古代职务的忠实再现。
此外,如果要讲京都的特色的话,雏人形里有三个叫做“侍丁”仆从娃娃,在关东地区,这三个人拿着雨伞、大名靴,体现出勤交代等场景。而京都通常是拿一个熊手、一把条帚表现在宫中劳作的样子。京都的男雏人形和女雏人形身后一般都放置金屏风。京都画师多,过去贵族居住的空间都画满了隔扇和移门的壁画,所以雏人形身后的屏风也采用日本绘画的设计,营造出非常逼真的氛围。雏人形身着的和服面料是缩小版的人偶吉祥纹,是请西阵织造店特制的。左樱右菊也由京都著名的有职造花师用最纤薄的和纸和纯白纺绸一瓣一瓣贴成,非常花工夫。可惜的是,这位造花师的工房已经关闭了。和其他传统行业一样,京都人偶行业的材料短缺和接班人不足的问题也很严重。
左上:有职雏「朱雀大路大极殿束带雏」(株式会社大桥弌峰)
右上:男雏人形着京吴服 京刺绣·纯金箔点金砂(株式会社大桥弌峰))
左下:女雏人形着京吴服 京刺绣·纯金箔点金砂(株式会社大桥弌峰)
右下:五月人形「盔甲大将」(株式会社大桥弌峰)
五月人形,名字中有“人形”二字也是一种人偶娃娃。本来是指可以穿着盔甲或正装和服的人脸娃娃。现在指那些穿着盔甲和肚兜的娃娃。特别是在京都,流行“艺术盔甲”,用铁板打制好再贴金箔制成,带有强烈艺术元素的盔甲和头盔特别受欢迎,娃娃的脸蛋最近也时兴可爱的武士娃娃。而长面威猛的成人娃娃则有客人说“有点吓人”。尽管人们的偏好发生了变化,但合家团聚围着人偶一起庆祝节日的需求感觉是在增加的。
女儿节的雏人形也好,男孩节的五月人形也好,都是合家团聚庆祝传沟通接入的摆设,存在于父母、爷爷奶奶聚在孩子身边,那种祥和的氛围中。大家一边欣赏娃娃一边聊着家族的美好回忆,传统文化就在自然而然中得到传承。当我看到购买我们制作的人形娃娃的顾客愉快地谈论他们的子孙时,我总是很幸福地意识到自己在其中履行了作为人形司的责任。
目前我们工房有八名员工,在业内算是规模比较大的。我父亲还在工作,经营管理从七年前开始由我来负责。
以前学徒有个不成文的规矩,技术要从师傅那里偷,也就是“偷师”,而最重要的技术都掌握在父亲或祖父手里。我这一代改变了方针,所有技师从1到10都要做,大家做一样的工作,每个人都以人形司的身份掌握所有的技术,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缺了谁工作也不会停止。
享保雏(株式会社大桥弌峰)
京人形「猩猩」(株式会社大桥弌峰)
次郎左卫门雏(株式会社大桥弌峰)
京人形「猩猩」(株式会社大桥弌峰)
左右划动查看
人形司具体的工作内容是这样的。首先要确定娃娃的尺寸,参照尺寸表剪裁和纸和布料,同时制作娃娃的身体。身体由木头和稻草制成,除了男雏和女雏娃娃,基本都是木制身体。男雏和女雏脖子细长,放在阶梯状的装饰架上时,面部需要微微朝下调整,因此我们使用了易于造型的稻草芯做躯体。躯干用棉花等勾勒出肉体,配上台座,穿好衣服,连接头手。最后确定雏人形姿势的“腕折”需要高度的经验和技术,难度很高。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一个人形娃娃的好坏就取决于此。我看了很多人形娃娃学习这一步工艺,也通过每天的工作在实践中摸索。
我们经营的主要是传统和经典的产品,但最近有顾客问我们是否可以把流行的动漫角色制作成娃娃,我们也按照要求制作了。还有,作为非卖品,我们还曾用路易威登的经典格纹面料制作雏人形。这些突破常规的设计都是希望能借此让年轻一代了解传统人偶的美好。
左:内里雏·男雏(株式会社大桥弌峰)
右上:内里雏·女雏(株式会社大桥弌峰)
右下:五月人形「盔甲大将」局部(株式会社大桥弌峰)
一直以来人们都相信传统工匠技师是靠手工决胜负,应该专注手上的功夫。但现在,利用社交媒体来宣传工匠的手艺和产品质量也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此外,为了满足各种客户不同的需求,我们也开发了适合西式房间和现代客厅摆放的简约木纹底座和人形娃娃;另一方面,人形娃娃的脸型和表情不能追逐流行。有些部分我们根据时代需要在改变,但同时我们也将牢牢保持传统的核心不变。我们制作的人形娃娃会流传数十年甚至数百年,因此不能随波逐流跟风时尚,要坚守品质与格调一丝不苟地制作京都人偶。
点击图片:
到南翔书苑 购买本书
(本文摘编自笹川日中友好基金“阅读日本书系”之《京都工艺:寻访20家传统工艺品牌》,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文中图片均来自书中。)
· 笹川日中友好基金 ·
官方公众号
本微信号中原创作品已开启快捷转载,欢迎转发返回搜狐,查看更多